刘乃鹏, 旅美画家、美国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炎黄画院副院长、北京油画学会会员。在美国、墨西哥等地多次举办画展,多次参加中国国内的全国性美展,并获奖、被收藏。
主要有:1986年“南疆前线全军美展”中国美协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绿色交响》获鼓励奖。1987年“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文化部、中国美协、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主办。《延安周末》获佳作奖、《惜别》获佳作奖。1988年“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海韵》获佳作奖。1991年“第二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海上丝路》获一等奖、《鹤》获二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有:《绿色交响》、《海韵》、《风餐》。有许多作品被海内外个人收藏。
袁正阳
我和乃鹏二十多年前同窗学艺,师从刘大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林凡先生、刘天呈先生等大家。同学中亦有钟孺乾这样卓有成就的学者型画家。毕业后又一起创作参加全国美展的作品,我们合作的中国画《延安周末》参加过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当年的青春岁月、朝气、兄弟般的无拘无束,一直是我们彼此珍藏的辉散着点点星光的影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乃鹏去了美国,把对绘画的热爱也带到了那里。可能是入乡随俗,到了美国就转习油画。他在美国、墨西哥、香港等地多次举办画展,成就斐然。从中国到美国,从一个谙熟中国画技法的国画家,到时对西方传统油画的重新认识,对他来说,所遇到的来自中西文化传统和绘画材料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乃鹏好象并没有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他的视线避开中西文化的差异或者融合的问题,很顺利地直接转换到用油画来进行艺术创作。由于乃鹏有深厚的造型技巧功底,对于素描的理解,很快就摆脱了中国画以线为主的观念,形成以空间质感的西方绘画理念。只是中国画中的用笔意识还持续体现在他的油画创作里。在欧洲漫长的艺术历史中,产生过很多造诣非凡的用笔大师,如伦布朗、委拉斯贵兹、鲁本斯等。笔法作为一种品味、一种绘画境界,在中国和西方都极受推崇。而其中笔法的生动和灵性,又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这一点,乃鹏一定有深刻的理解。我们透过他的画作,无论是风景或是人物,用笔的讲究和追求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小提琴手》作于2007年,脸部用笔概括,而金色的头发疏密有致,大笔和小笔的交错挥洒,动感十足,似乎能够让观众感觉到小提琴迸发出的激越的旋律。《牧归》也是一幅用笔精彩的佳作-飞动的笔触让行走的人和羊群充满动感、深处树林和路边的小树叶也在潦潦几笔中跃动着,这是一个欢快的归途。
刘乃鹏的作品有着质朴的气质,就象他本人,我注意到他笔下的山民的眼睛,透着纯净和善良,他们与世无争,安于山林,固守着自然的遗存,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中,呼唤着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山里人》与《收获季节》在人物情绪上的刻画已经有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近两年,乃鹏游走与美国、台湾、大陆之间,画了一批油画风景写生。一般来说,写生非常适合他特意的挥洒笔法。因为写生需要快速的记录风景中的光影变化,除了技法外,一件好的写生作品,一定要表现出所画对象的神韵和精神气质。《汕头老街》可以说是这样的佳作。在这幅画中,斑驳的墙面,沉静在阴影里,一抹夕阳停留在小巷的石板路上,既凄凉又温暖,让人心里隐隐感动。《天母-雨后街景》画的是台北的早晨。同样是灰冷的色调表现出都市喧闹前的那一刻宁静,只是街道边小汽车的玻璃反光,预示着机动车门很快就要来碎掉这个美好的时刻了。
看乃鹏的画,令我想到李安那些表现台湾故事的电影。在那些故事的后面,总有一种对当地人物环境的亲近。这种亲近让人很怀旧,亦有些伤感,这是一种满怀大慈悲心肠的人独有的视觉。观赏乃鹏的画就像看李安的电影,让我们对人性多了一份感怀,在到处充满灵魂污染的现世,找寻到一块清纯之地。